全國人大代表提交《關于治理“車輪上的腐敗”的建議》,針對老百姓反映較多的公車腐敗問題提出了“公車統一標識”、“推進公車改革”等具體建議。10月份,中央紀委明確回復,將督促各地嚴格公車編制和配備標準,并將探索公務用車統一標識制度,要求條件成熟的地區和部門積極推行GPS定位等制度,接受社會監督。
“制度+科技”監管模式
自公車專項治理工作開展以來,我國連出重拳應對“車輪腐敗”,對超編制、超標準配備公車,違規換車借車、攤派款項購車,豪華裝飾公務用車以及公車私用等行為進行專項治理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制訂和完善了一批制度,進一步加強對公務用車使用的日常監管,有效預防了違規使用公車行為。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,協調相關單位在公務執法車上安裝GPS定位管理系統,借助科技手段拓寬監管渠道,不斷提升監管水平,實行常態化監管。
在公務執法車上安裝的GPS定位管理系統,具有實時定位、歷史軌跡查詢與回放、電子圍欄和超速報警等基本功能,這些公務執法車在安裝了GPS定位管理系統后,將會受到兩個層次的監控平臺監控,一是在各單位安裝的分支監控平臺,由各單位負責監控本單位公務執法車;二是市紀委的中心監控平臺,負責對全市公務執法車進行監控。工作人員可以通過GPS車輛監控系統,實時查看所有被監控車輛的狀態,包括車輛停駐、運行或故障,都一目了然。工作人員還可以調取該車自受監控以來,某一時段的運行軌跡,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車輛的運行、停駐及時速等信息。先進的技術手段,猶如給監管部門裝了一雙“千里眼”,對大量的公車進行監控顯得易如反掌。
從源頭上治理“車輪上的腐敗”
運用GPS定位管理系統監控公務執法車,不僅能有效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要求,也能從源頭上制約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,是解決“四風”問題的具體措施。由于公務執法車將全天候處于受監控狀態,車輛繞遠路、超范圍行駛等現象,都將以汽車行駛軌跡的形式被詳細記錄下來,并能夠隨時被調取查看。這將有效提升公務執法車的使用效率,從源頭堵住公車私用、超范圍行駛的漏洞。
還可對風景區、夜總會等敏感區域進行重點監控,只要公務執法車在這些區域停駐時間超時,監控平臺即亮紅燈報警,監管單位可據此實時核查該車是否處于公務狀態。如此一來,想要使用公務執法車接送子女上學、休閑娛樂、外出旅游等公車私用現象,都將被GPS定位管理系統這雙“千里眼”監控,這對使用公車的人也將產生一種無形的制約力,從而在源頭上規范公務執法車的使用,杜絕“車輪上的腐敗”。
如何確保實時監控
公務執法車被安裝了GPS定位管理系統后,汽車將處于24小時受監控的狀態。即使汽車在熄火停放后,其停車信息仍然被記錄在GPS車輛監控系統里。倘若有人想要規避系統監控,私自將定位系統的電源切斷或拆除設備,在GPS車輛監控系統里就會對該車進行報警。在接到系統報警后,監管單位共同對受監控的車輛進行追蹤,能最短時間查出車輛的停放位置及脫離監控狀態的原因,并要求有關單位對車輛脫離監控狀態的現象作出解釋,以確保公務執法車能被實時監控。受監控車輛也有可能存在監控盲點,比如該車被停放到某些地下車庫,車輛的定位信號可能會從監控系統消失,監控系統也會報警。,監控系統存在盲點的現象屬于特殊情況,目前采用的GPS定位管理系統在地面能有效進行無盲點監控。
省油、省事、省心
公務執法車受監控后,以前可能存在的繞遠路辦私事情況將得到制約,公務執法車的單位能夠實時精準掌握車輛的行駛路線和范圍。車輛行走路程的精準掌握,帶來的直接好處是能夠避免故意繞遠路辦私事造成的燃油浪費。
GPS定位管理系統的應用,不僅拓寬了監督渠道,優化監督方法,也省去了監督檢查公車私用問題時,往往采用的實地暗訪、現場記錄和拍照等方法,只需要工作人員在車輛監控系統里用鼠標輕輕一點,就能調取監控數據,在查辦投訴和治理公車私用時很省事。
公務執法車由于處在嚴密的監控過程中,不僅能有效杜絕公車私用現象,還能杜絕公車私用過程中可能造成的交通違章、交通事故和不文明現象。公務執法車令行禁止,非工作狀態或節假日期間就在各單位定點停放,也為用車單位省去許多車輛管理上要花的心思。